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19-12-31 09:20     来源: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作者: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19年以来,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卓有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亮点

“壮美广西 •智慧广电”工程部分任务超额完成。2019年我市需新建576个行政村光缆干线、新建行政村至1539个35户以上自然村的光缆支干线。截至10月9日,全市已完成行政村联网783个,完成率135.93%;完成自然村联网1588个,完成率103.18%。预计光缆连接任务年内能够超额完成,完成后将逐步解决边远山区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

文艺创作出新出彩,在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评选中,我市共有2项作品获得广西政府奖“铜鼓奖”,一为袁俊袖同志的《话说扶贫》(系列中国画),一为由钟卫平同志创作的小品《遥远的小山村》,在广西各地市中排名第三。

旅游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有序,旅游市场经济运行良好,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预计,2019年1-9月,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455.62万人次,同比增长29.42%,旅游总消费432.32亿元,同比增长31.25%。

文化方面,先后举办或承办河池市2019年迎新春群众文艺晚会、“壮族三月三•河池嘉年华”民族文化系列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届全市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等大型文化活动。

体育方面,2019年9月8日—16日,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河池市有88名运动员代表广西参加本次运动会,参赛的项目有独竹漂、板鞋、花炮、龙舟和表演项目,共获得5枚金牌、10枚银牌、1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其中金牌总数占广西代表团的一半),广西代表团取得了自1991年以来参加全国民运会以来的最佳成绩。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取得突破。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2019年暑期高危体育项目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中,共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查处案件2起,罚款38530元,其中,河池市碧桂园飞扬游泳馆擅自从事高危体育项目案,开创了我市首例体育领域执法,对全市今后的体育类执法起到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2019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服务

在基层,2019年我局指导各县(区)共申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9个,截至9月30日,作为项目主体的综合楼已开工79个,已竣工18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23个,截至9月30日,14个项目点机房已开工建设;旅游厕所75座,截至2019年9月29日,已竣工22座;为民办实事村屯篮球场项目27个、体育场馆4个、健身工程项目77个,目前各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

在城区,我局先后承办或举办河池市2019年迎新春群众文艺晚会、壮族三月三•河池嘉年华”民族文化系列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届全市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等大型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参加第十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等,同时第二十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的准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二)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巴马国旅区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加快推进。调整后的巴马国旅区(河池片区)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总投资31.635亿元,项目数共46个。截至2019年9月底,46个项目已完成建设的项目有14个,未开工项目2个。项目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6.087亿元,占总投资82.46%,其中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9.582亿元,1—9月完成投资5.10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3.29%。10月以来,各县投资速度明显加快,确保任务按期完成。二是百里龙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项目有序开展。2019年百里龙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带推进项目18个(金宜罗环南),年度计划投资 10亿元,1—9月份完成投资57179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7.2%。重点推进金城江区珍珠岩生态旅游养生基地、宜州区广西宜州刘三姐故乡风情旅游区、罗城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区、南丹丹泉文化旅游创业园等项目建设。三是红水河健康养生之旅项目取得一定进展。2019年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1—9月完成投资435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7.4%。其中天峨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房建绿化工程招标结果正在报集团审批,施工单位已进场,正在开展清表工作;连接大化县巴岩村班肖屯至巴马县那坝村坡贵屯(长寿岛景区)500米道路已完成道路硬化作业,正在组织道路验收工作;东兰河谷养生度假区鸣蛙湾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成40亩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工作,正开展50亩奶油草莓种植工作;东兰第一湾旅游码头《港口经营许可证》已完成办理;大化瑶泉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报至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待批复后,即可进行挂牌工作。

(三)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促销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充分利用《河池市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库建设规划》成果,赴宁夏、东北、广州、深圳等主要客源地开展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对已包装策划的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宣传推介,招商引资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2019年10月15—17日,我市在广州市成功举行广西(河池市)大健康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暨寿乡河池特色农产品推广洽谈会,此次推介活动共推出了涉及休闲度假、乡村发展、生态养生等各类农业和旅游招商项目51个,其中,旅游项目34个,农旅融合项目17个,现场共3个项目完成签约。同时组织我市文旅企业参与到“诗在壮乡 何必远方——广西人游河池”、“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和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重要文化旅游展会活动中,举办了“心仪三月三 万人赶歌圩”河池市文化旅游推介会和全国网络名人宣传推介红水河活动等主题活动,并在银川设立了巴马国际旅游区营销中心,银川的旅行社也已在巴马进行踩线活动,将输送大量游客来河池旅游。

(四)加强指导提升,加快品牌创建

我市各县(区)陆续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创建的政策措施,大化、都安等县召开了创建全域旅游动员大会。先后邀请4批次、组织2批次相关专家,专家组深入各创建县(区)现场调研指导,突出问题导向,把脉创建优缺点,梳理问题清单,提出意见建议,为破解制约创建瓶颈问题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2019年6月17日至21日,组织专家组到东兰县对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凤山县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指导。

加快旅游品牌创建,积极推进罗城、东兰、巴马等县(区)创建国家级4A级景区,推动金城江、罗城、天峨县(区)等创建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三星级以上汽车营地,以及推动巴马仁乡洞天福地景区等单位申报广西旅游标准化创建单位。充分发挥“世界长寿市”、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品牌资源,开发养生保健、康体医疗、户外运动、空中观光、科普研学、情感体验和其他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特色服务项目。

(五)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双驱动

一是举办或承办“迎春杯”系列比赛、2019年河池市“建功杯”市直单位职工运动会等群众体育赛事,并组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加强基层体校强基工程,分别推进了宜州、南丹、巴马和市体校、都安、大化六个基层体校“双百计划”项目。三是顺利完成参加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火炬传递的筹备工作。

(六)加强保护河池优秀文化传统

一是推荐《巴马瑶族祝著节》、《壮族补粮习俗》、《仫佬族古歌》、《毛南族分龙节》《壮族打扁担》等五项申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二是推荐《刘三姐歌谣》(宜州区)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加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其中,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案例在5月21-2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举办的基层非遗队伍培训班上作成功案例交流发言。最终《刘三姐歌谣》入选全国非遗优秀实践保护案例。三是组织开展了灶王节、年街节、敬牛节、蚂拐节、祝著节等10多个民俗节庆文化活动。

(七)围绕服务抓管理,促进文化旅游市场更清爽

一是认领自治区文旅厅、体育局和广电局下放的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在新的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上设立行政审批事项受理人员、流程和环节,顺利实现了对自治区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提高了行政审批的工作效率。二是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工作。根据自治区大数据局要求,组织我局及各县(区)在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系统里认领各项监管事项清单,录入监管实施清单,明确了本单位对监管工作的具体事项和实现时限。

截至10月18日,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563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242家次,接处“12318”文化市场举报27件,责令改正20家次,当场处罚20件,通过全国及时监管与服务平台办结案件86件,罚款总额112730元。截止今年9月,接到12301全国旅游投诉平台投诉6起,同比减少50%,接到电话及现场投诉13起,同比减少30%,所有投诉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八)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

2019年以来以来,我局多次召开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行业扫黑除恶工作会议,召集各县(区)文广体旅局分管领导和执法大队领导传达市委、市政府、市扫黑办召开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会议精神,统一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推动扫黑除恶有关工作深入开展,并下达了《关于印发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乱工作方案的通知》(河文广体旅发〔2019〕14号)等文件,组织各县(区)局积极摸排线索,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保障行业安全稳定有序发展。同时,结合我局非遗文化展演,在基层开展扫黑除恶专题宣传文艺会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扫黑除恶相关知识,促进扫黑除恶深入人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文旅产业支持力度较弱。比如我们的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仅仅相当于相同财政收入水平的贺州(3000万)的1/10都不到。且近几年旅游部门的工作经费都合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里,没有专门的公用经费,都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可用于擦亮“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名片、打造文旅品牌的资金更少。与我市开发优势旅游资源,特别是建设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巴马国际旅游区、发展全域旅游的定位极其不相匹配,更不利于撬动社会资本和旅游企业的投入。

(二)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的人才匮乏。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因为人员年龄偏大,已无法承担表演等职能,剩余的编制数量也过少,致使人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广电人才由于2002年广电网络公司的划出和数次机构改革中机关人员、编制的精简,致使市县两级的广电人才屈指可数。体育:部分县(区)体校名存实亡,体校专业教练员年龄偏大。旅游:懂旅游会管理的经营人才缺乏,制约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执法队伍人员离岗现象严重、文化市场监管专项经费缺口较大。受历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影响,全市各县(区)12支文化执法机构人员普遍存在执法人员年龄偏大、在编不在岗现象。部分县(区)领导对文化市场意识形态领域执法工作重视不够,把文化执法机构在编人员用于解决体制改革后机关编制少的问题,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干部管理没有得到规范和保障。多年来,存在执法“零在岗”现象和“编外执法”现象。在综合执法改革、“四局”合并后,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能扩大,由文化(文物)行政执法增加到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体育等7个执法领域,但专项经费却没有相应增加;全市大部分县区文化市场专项经费财政预算支出单一,执法培训经费、办案经费、装备购置经费没有支出口径,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得到落实;执法经费得不到基本保障。

人员、资金的缺乏,很大程度制约了我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等市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进程。

四、2020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职能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守土尽责;坚决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把制度建设贯穿各项工作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守初心、担使命、为民务实的工作队伍,以党建凝聚战斗力,全力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推进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匹配。

(二)落实责任,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红水河健康养生之旅项目引进已两年有余,但项目总体推进进度过慢;今年又是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目前仅剩2个多月的建设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将进一步督促各有关县增强推进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敢于担当作为,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各责任部门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目前我市雨季已过去,我们将督促各县(区)要针对征地难、前期工作耗时长、资金落实慢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抓住当前良好天气这一有利施工的契机,认真分析,综合施策,一个一个问题突破,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不断加快项目建设。要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动联系和服务企业,帮助项目业主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以优质的服务推动项目开展。

(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旅游网站等新媒体与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河池整体旅游形象及六大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二是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加强联合促销,成立巴马国际旅游区旅游联合体,推进与桂中生态旅游圈、桂中山歌文化旅游联合体的旅游宣传营销合作,以营销联盟形式对外宣传;三是开展2020年“冬游广西”联合促销活动,宣传推介我市冬季优势旅游线路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我市康养旅游,做到淡季不淡;四是提高宣传促销质量,在宣传促销的细微处把功夫做足。在此前组织的推介会之后进行市场跟踪,保持和加强与当地旅行社合作联系,把合作关系推进到实质性程度,并组织太原等区内外重点客源地旅行社到河池开展旅游精品线路踩线活动;五是举办好节庆活动,重点办好铜鼓山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河池嘉年华”,配合办好巴马论坛和巴马国际马拉松比赛等节庆和赛事活动,2020年“壮族三月三•河池嘉年华”拟在大化举办,力争成为广西主会场之一。建议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大在新媒体上的宣传,出台市场营销的奖励机制,以更好推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开展。

(四)继续谋划招商项目,加强把控招商协议。包装策划一批文化旅游体育重大招商项目,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开发投资。文旅项目建设投入资金较大,资金回收周期较长,为解决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普遍不足问题,需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开发建设。同时,为避免产生企业圈地囤地延建甚至不建导致地方发展时间延误、群众利益受损的情况,建议在签订合作合同或协议时,在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加强对地方发展权益的保护,适当增加企业投资年限的分阶段约束条款。

(五)继续推进“壮美广西·智慧广电”等多个民生工程。一是实施2020年“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二是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摸底调查,推动惠民工作向纵深发展,2020年拟向自治区申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91个。三是继续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提升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四是认真开展河池市2020年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建设选址前期调研工作,拟向自治区申报2020年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24个。五是2020年计划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数字农家书屋光纤接入网建设及设备配置工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